用藥歌
此歌賦見於《跌損妙方》,傷科著作,一卷。明代僧人異遠真人所著(1523年),是現存最早的傷科少林派著作。原系抄本,經清·孫應科重加校訂,刊於1836年。
歸尾兼生地,檳榔赤芍宜;
四味堪為主,加減任選移。
乳香並沒藥,骨碎以補之;
頭上加羌活,防風白芷隨;
胸中加枳殼,枳實又云皮;
脘下用桔梗,菖蒲厚朴治;
背上用烏藥,靈仙妙可施;
兩手要續斷,五加連桂枝;
兩脅柴胡進,膽草紫荊醫;
大茴與故紙,杜仲入腰肢;
小茴與木香,肚痛不須疑;
大便如阻隔,大黃枳實推;
小便如阻塞,車前木通提;
假使實見腫,澤蘭效最奇。
倘然傷一腿,牛膝木瓜知。
歸尾兼生地,檳榔赤芍宜。四味堪為主,加減任遷移。
當歸尾的功效:活血祛瘀。應用:經閉不通及瘀血積滯腫痛的病症。
當歸尾、生地、檳榔、赤芍為主藥構成基礎結構,其他用藥在此基礎上加減。
“化瘀先活血,血活瘀去而骨接。”
歸尾活血並行血中之氣為君藥,生地涼血、止血、活血為臣,檳榔行氣散滯理腸胃為佐使,赤芍散瘀消腫止痛,為肝脾血分引經藥而為使。
乳香並沒藥,骨碎以補之。
乳香、沒藥這對傷科常用藥對也是應用廣泛。骨碎以補之,個人理解有雙重意思,一是前面說的藥物組成可以治療骨折,二是骨碎補這味促進骨折癒合的藥必不可少。此三味藥為治療粉碎性骨折之必用藥。
頭上加羌活,防風白芷隨。胸中加枳殼,枳實又云皮。腕下用桔梗,菖蒲濃樸治。背上用烏藥,靈仙妙可施。兩手要續斷,五加連桂枝。兩脅柴胡進,膽草紫荊醫。大茴與故紙,杜仲入腰支。小茴與木香,肚痛不須疑。
頭上部位損傷的症狀加入羌活、防風、白芷。其中羌活善治上半身痺痛;防風則有祛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白芷則為頭痛之引經藥。三藥合用能引藥至諸陽之首
傷於胸中症狀則對應使用枳殼、枳實以及雲皮,其中云皮就是橘紅。此藥物組合主要是寬胸理氣散結的作用。又有認為雲皮為茯苓皮,目的為化痰滲濕。
腕以下有症狀則加上了桔梗、菖蒲以及濃樸。後背上疼痛不適加上烏藥、威靈仙。雙手則加上續斷、五加皮以及桂枝。
伴隨脅肋脹痛加入柴胡、龍膽草以及紫荊皮。
伴隨腰部疼痛則加上大茴香、補骨脂以及杜仲以溫腎助陽。如果有腹部氣滯疼痛則加上小茴香以及木香順氣止痛。
大便若阻隔,大黃枳實推。小便如閉塞,車前木通提。假使實見腫,澤蘭效最奇。倘然傷一腿,牛膝木瓜知。全身有丹方,飲酒貴滿卮。苧麻燒存性,桃仁何累累。紅花少不得,血竭也難離。
- 跌皮損傷後由於氣血虧損常出現大便阻隔不通,則加入大黃枳實藥對通下散瘀。如若出現小便不通暢則加入車前、木通利尿通下。
- 倘若見到實症腫脹,則加入澤蘭,療效神奇。澤蘭為散瘀消腫要藥!
- 下肢一側損傷,牛膝木瓜用之定起效。是因牛膝木瓜可以引藥下行。
- 全身有丹方:全身跌打丹當歸川芎白芍陳皮茯苓半夏山藥澤瀉羌活獨活荊芥防風細辛芷青皮枳殼山楂神曲檳榔大黃黃柏小茴大茴西香木香麝香元胡木瓜甜瓜皮乾薑杜仲續斷骨碎補虎骨猴骨乳香沒藥參三七甘草自然銅烏藥川烏草烏血竭地鱉蟲硃砂琥珀穿山甲花粉苡仁車前子木通狗脊菖蒲南藤(即風藤亦名丁公藤) 兒茶秦艽紅花五爪龍(即烏蘞莓俗名五葉藤) 尋骨風赤芍以上各等分為末。
- 飲酒貴滿卮。是指全身受傷的人,則在主藥中加入黃酒服之,黃酒為引入藥快,能有效增強藥物作用。
- 全身酒藥方當歸木瓜虎骨杜仲菟絲子破故紙杞子牛膝(以上一兩) 乳香沒藥(以上八白芍山藥丹皮麥冬桂枝知母元胡川芎紫荊皮丁香威靈仙以上五錢甜瓜皮陳皮兒茶獨活參三七烏藥(以上三錢) 硃砂西香(各二錢) 地鱉蟲(五個) 血竭(七錢)
- 共為末,放瓶內,入好酒十斤,煮三炷香,窨七日。每服一杯。
- 苧麻燒存性,桃仁何累累。又作芒麻燒成性,桃仁七粒整。苧麻根炮炙方法:制炭,取淨苧麻根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焦黃色,噴灑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乾。
- 桃仁用量不小,也取其活血化瘀之作用。
- 紅花和血竭作為傷科常用藥是必不可少的。
- 總的說來用藥歌就可以說給出了一個協定方以及隨症加減準則。
此方真是好。編成一首詩。庸流不肯傳,無乃心有私。
轉貼自網路